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
公众号
订阅号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文化科普 > 养生保健

【名医开讲】怎样跟孩子讲中医?

 

最近,几个热心中医的朋友发给我一个视频,九岁的孩子通晓中医脉法、中药、辨证……同时也有朋友发链接说“中医养生将被进入中小学教材”,还有直白的以中医命名的电视连续剧《老中医》刚刚热播,这一切,仿佛在提醒我们,中医,是切切实实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而且需要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发掘了!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医思维缜密系统,常常有人觉得深不可测或者走入各种迷信的误区,假如中医养生真的进入中小学教材,或者我们的中医同道们走进校园跟学生们灌输中医知识,我们该从何说起?
我想无外乎几个方面:
 
一、中医的历史价值:(用古代医家故事进行)
古代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能够繁衍生息,健康终老,无论治病还是防病全靠中医。
扁鹊(公元前407-310年),真实姓名秦越人,又号卢医。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
有一次,扁鹊到晋国,晋国卿相赵简子由于专心国事,用脑过度,突然昏倒,五天不省人事。大夫急忙召扁鹊诊治。扁鹊按了脉,从房里出来。从人尾随着探问病情,扁鹊沉静地说:“病人的脉搏照常跳动,不必大惊小怪!不出三日,他就会康复的。”果然过了两天半,赵简子就醒过来了。准确地用切脉诊病是扁鹊的首创。这就是现在的亚健康状态,劳累过度。还有《扁鹊见蔡桓公》记载了扁鹊开创“未病先防”“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张仲景,东汉医家,名为医圣。创立了治病必须对症施治的理论体系,同时为后世治病提供了大量方剂,编撰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成为“方书之祖”。
华佗,东汉。不求名利,专心研究。研制出了麻醉药“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止痛,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同时创立了养生保健操“五禽戏”,让人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进行锻炼,强身健体,至今依然有很大的保健价值。
皇普谧,东汉。编撰了《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他的《针灸甲乙经》至今对针灸医学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且流入日本韩国并深得他们珍爱。
葛洪,晋代医家。治病救人,炼丹延寿,著书立说。《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葛洪老先生总结自己的经验书写而成,目的是提高给大家有病时可以立即使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就是根据本书治疟病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孙思邈,唐代医家。又名孙真人,药王(现在很多地方有药王庙),寿命102岁(也有说141岁)。著述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流传至今。崇尚医德要诚,医术要精。所著《大医精诚》一直是中医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钱乙,宋朝,第一位儿科专家。儿科专著有《小儿药证直诀》。
李时珍,明朝人。博览群书,既是一名好医生,更是一名遍尝百草的药学家。著名著作有《本草纲目》、《频湖脉学》。《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画图1000多幅。
当然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医家数不胜数,尤其清朝时期,传染病流行,涌现出大量温病学家如:叶天士、薛生白。。。
二、中医的实用价值
中医不是随便配药,而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让医生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环境、不同季节分析人体生病的原因,然后进行药物或者针灸治疗。
1、未病先防
中医自古强调未病先防,人体健康不是靠药物治疗得到的,需要自己从生活习惯如性格修养、劳逸结合、饮食睡眠、四季调节诸多方面进行养护,防病于未然。
2、药食两用
生活中很多食物就是中药,如生姜、红枣、桂圆、大蒜、百合、莲子、乌梅......
3、平衡健康
要健康,必须保持人体机能平衡,阴阳平衡,气血平衡。
4、治病求本(轻重缓急)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原因,治病要找出根本原因。有时候病情较急,就要先治其标。
5、体质辨证
不同的个体体质,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也就要根据不同体质进行治疗。
6、望闻问切,虚实寒热
人体体质有虚有实,感受外邪有寒有热(寒热暑湿燥火),内因还有喜怒忧思悲恐惊,需要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望闻问切,综合分析。
三、中医思维的哲学价值
1、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之间也是有机结合的。所以有“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的理论,还有不能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辩证思维
从唯物主义认识生命,认为人体是由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组成的,疾病是可知、可治、可防的,精神与形体是和谐统一的(形神合一思想)。
四、中小学生应该了解的一些常识
1、四季养生的常识
春天疏肝气,亲近自然,开朗乐观,并早睡早起。夏天防止中暑,清淡饮食,不贪吃冰镇食品,室内运动。秋季防止受凉,还有适当吃一些清润的食物。冬季防止受寒,适当积蓄能量。
2、常见的中草药以及作用
如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藤)、板蓝根、夏枯草等都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既可以抗病毒,又可以抗细菌。对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均有很好地效果。冬天受寒感冒用红糖姜水加葱白、豆豉可以祛风寒。
3、常见的穴位:如养胃的足三里、四逢、下脘,退热的大椎十宣曲池合谷,心脏急救的内关、曲泽,保护视力的睛明、攒竹、四白、瞳子髎等。
五、避免误区
1、神化中医
盲目崇拜某一位所谓的“名医”,特别是有些巫术、神术、夸海口、自诩神灵的医生,仿佛中医包治百病,装神弄鬼,欺骗病人。这些人往往不在正规医疗机构,多以赚钱为目的。
2、诋毁中医
认为中医不科学,其实当大家认真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以后,会有一种如痴如醉,深感钦佩的感觉。中医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体系和深厚实践经验的自然科学!
来源:未知 作者:赵玲瑜 2019-03-31 14:04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