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68届世界卫生日,主题是“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先生作了“加强心理健康,人人是第一责任人”的演讲,我觉得复习并宣传一下关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亿多人正遭受抑郁症困扰。而在我国,由于大多数人对抑郁症认知不足并存在诸多误区,抑郁症就诊率不足10%。主要表现在:
知晓率治疗率低:一项有关我国抑郁症(MDD)流行病学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地区成年人MDD的发病率为6.0%,仅8.3%的受访者被诊断,而其中又只有51.5%的患者目前在服用抗抑郁的处方药物。研究反映出我国城市地区的MDD存在诊断和治疗不足的问题。
很多人心里已经发生抑郁了,可总是纠结偏执于他人的过错而不自知,表现在外的行为常常是不合群,不理解他人,强调自我,或者过于对自己求全责备,一点小小的挫折或者几句不同的语言就会导致紧张自责甚至情绪低落等等。却没有人愿意接受规范的抗抑郁治疗,甚至很少有人认识到自己已经抑郁。
社会了解(理解)度低:发生抑郁症的患者由于其或多或少有些性格上的特殊,往往难以跟周围的人良好沟通,或者出尔反尔,或者优柔寡断,或者个性乖张(当然这不是短暂性的一过性的脾气问题,而是持续性的)。人们容易误会抑郁症的朋友为小心眼或者是脾气暴躁而不愿接近。十多年前一个朋友夫妻矛盾,周围的朋友都指责这个丈夫自私小气限制妻子社交,可是在一次与他们交流时,我发现那个做丈夫的其实特别在乎妻子的想法,想通过各种办法得到妻子的认同,但是采取的方法却导致事与愿违。我感觉那个丈夫心理出了状况,建议咨询介入,当时所有朋友和他们夫妻两都没有意识到心理咨询的必要,后来出现了严重的偏激才接受治疗,现在生活回复正常。
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在会议上说: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抑郁症等个体精神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一是抑郁症的发病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对抑郁症的最新估计,每25个人当中就有一人以上患有抑郁症;二是就诊率,由于大多数人对抑郁症认知不足并存在诸多误区,我国抑郁症就诊率不足10%。国家对民众的心理健康高度重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大政策文件中都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