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和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药物超出其原有适应症以外的用途,通常我们所说的“老药新用”就是这个情况。老药新用,一药多用,在某些治疗领域,拓宽了临床医生的治疗手段,并且可能相应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在一些缺医少药的地区,还可以使药源变得相对充足。但是,在使用这些“新”方法时,一定要在医生甚至是专业药剂师的正确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应用和发扬扩大。
我们知道药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治疗疾病,另一方面又会带来不良反应,因此,对药物的新用途需要谨慎对待。时下,一些报刊文章中的健康栏目经常刊载一些关于此类药物新用途的文章作为科普宣传,这种宣传对于普通的消费者用药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但如果不加分析和详细标明注意事项,会使患者难以掌握严格的指征,自作主张滥用,不利于安全,甚至有时适得其反。比如作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天然营养素维生素E,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甚至有报道说它有预防胃癌、食管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治老年人腿肚抽筋,除口疮、痔疮等等新用途,所以许多人对维生素E趋之若鹜。同时,维生素E是一种非处方药,有些人因此更坚信它的安全性,甚至长期或大量服用。事实上,人体大量服用维生素E后,可出现轻度恶心、疲乏,对于少数妇女,会使月经量增加或闭经,有的人连续服用维生素E经过一年后,还会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摄入过量的维生素E甚至有诱发癌症的可能性,美国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过量服用维生素E会加速死亡。经研究,有关学者认为,中国人服用维生素E不宜超过每日3次,每次100毫克。
作为医药工作者来说,很多药物的新用途,是他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可以说,这些新的用途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与观察,在药物应用这些新用途时,仍应本着谨慎的态度,决不能忽视对老药的用药监护。老药新用不代表安全无忧,特别是原来适应症范围窄、治疗人群少的药物。尽管老适应症的治疗较为明确,对于不良反应能够加以控制,但不能证明用于新的适应症就没有新的不良反应出现,尤其是新的联合用药,药物又产生相互作用,会引起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
作为广大的用药患者来说,绝大多数并非懂医药的专业人员,药能治病,也能“致”病,即使治病心切,也不能贸然用药,一定要在医药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而相当一部分患者,用药态度轻率,有些患者,道听途说,听说某药物有新的用途,认为适合自己,就去服用;有些患者,认为有些药物自己曾经服用过,又听说该药有新的用途,也适合于自己另外的疾病,就自认为没什么问题地擅自服用;甚至有些患者自认为久病成医,盲目增加药品的新用途……这些不遵医嘱自作主张滥用药物的行为,轻则使治疗无效,重则会给患者自身带来不安全因素,发生不良发应,甚至适得其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药品新的临床适应症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已经上市销售药品增加临床新适应症有明确的要求,需要严格按照有关的程序和临床规范进行验证。其实药物的新用途如果使用得当,也会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如公众所熟知的性功能障碍治疗药物西地那非(又称伟哥,万艾可),当年是作为心血管药物来使用的,但发现效果不明显,有副作用,在临床中偶然发现其对性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因此按照新的适应症,严格做了临床研究才重新上市的。
因此,奉劝公众日常应当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来服用药物,切莫随意扩大药品的适用范围。